1、应用场景
海水淡化属于能源密集型产业,具有高能耗、高成本和高排放的特点。随着我国“双碳”国家战略的提出,加快了对海水淡化工程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升级的进程。但由于缺少健全的碳排放核算体系,难以解决转型过程中碳排放底数不清的问题,导致转型后的工程运营过程资源与环境的影响不能准确预测,无法为工程低碳转型改造方案实施提供确凿的科学依据。为此,本研究成果引入了“体现碳排放”概念,包含了直接和间接的全部排放,围绕该类工程全生命周期体现碳排放核算精确模型的建立,以及基于多源异构信息综合的碳排放精准调控策略的构建两项科学难题,试图建立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工程体现碳排放的统一核算标准,以明确海水淡化工程的减碳路径,助力实现该类工程的碳减排目标。

2、技术优势
提出的多源异构信息的混合生命周期体现碳排放核算方法,构建的基于多目标智能协同资源配置优化低碳调控策略两项关键性成果可从多个维度评价海水淡化工程或系统的减排潜力及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可评价某项海水淡化工程或系统当前或未来对国家所产生的资源环境影响,亦可从多种生态要素耦合分析评估某项工程或系统的资源与环境代价。
3、 关键问题
针对海水淡化工程数据集成度不高、碳排放底数不清的问题,以实现海水淡化工程绿色低碳运营管理模式为目标,基于多源异构信息综合投资分析制定了海水淡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规程,建立了多类别信息多尺度系统投入产出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形成了基于多源异构信息综合的校园运营过程低碳评价及减排潜力评估体系。考虑减排技术性投资收益率、可再生能源利用收益率与碳捕捉碳封存收益率,提出了面向绿色低碳改造的多能互补运行资源配置优化方法,开发乐多目标智能协同碳排放调控技术,为海水淡化工程能源结构转型的态势表征与工程低碳运行管理策略的实施提供可靠精准的数据支撑。


以上成果对工程或产品的碳排放量进行量化和统计,可以评估其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并为其制定减排计划提供依据。具体可推展应用到工程碳排放核算、城市碳排放核算、产品碳足迹评价、碳排放交易、碳排放核算与税收等。

海水淡化工程 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